在大連與六盤水綿延千里的山海之間,一場跨越東西的扶貧協作正在書寫著動人的篇章。自東西部扶貧協作啟動以來,大連市充分發揮產業優勢,精準對接六盤水發展需求,通過產業幫扶為當地脫貧攻堅注入了強勁動力。
一、產業對接精準發力
大連市立足六盤水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,精心篩選適合當地發展的產業項目。通過建立產業合作園區、引進龍頭企業、培育特色產業等方式,推動六盤水產業結構優化升級。其中,大連企業在六盤水投資建設的農產品加工項目,有效解決了當地農產品銷售難題,帶動了數千名貧困群眾就業增收。
二、特色產業賦能發展
依托六盤水獨特的氣候條件和自然資源,大連幫助當地發展特色種養殖業。通過引進大連先進的農業技術和管理經驗,六盤水的刺梨、茶葉、中藥材等特色農產品實現了規模化、標準化生產。同時,大連電商平臺積極為六盤水特色農產品拓展銷售渠道,讓'山貨出山'成為現實。
三、人才培養夯實根基
產業扶貧,人才是關鍵。大連通過'請進來、送出去'的方式,為六盤水培養了大批產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。組織六盤水干部到大連掛職鍛煉,邀請大連專家到六盤水開展技術培訓,有效提升了當地產業發展的人才支撐能力。
四、長效機制鞏固成果
在產業幫扶過程中,大連注重建立長效機制,確保扶貧成效可持續。通過'龍頭企業+合作社+貧困戶'的模式,建立起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;通過技術服務和市場開拓,增強了六盤水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。
截至目前,大連在六盤水實施的產業幫扶項目已帶動數萬名貧困人口脫貧,產業合作規模突破十億元。這種'山海協作'模式不僅為六盤水脫貧攻堅提供了有力支撐,也為東西部協作積累了寶貴經驗。
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,大連與六盤水將繼續深化產業協作,推動幫扶工作從脫貧攻堅向鄉村振興有效銜接,讓山海相連的夢想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絢麗的光彩。